商协商学院
全方位提升内容交付质量,解决变现问题
行业商协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行业协会商会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来说,目前我国行业协会商会的公共服务供应情况并不乐观。
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公共服务主要受行业协会商会服务能力、政府的主观意识、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的关系、法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行业协会商会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服务的具体规定不明确,行业协会商会对政府购买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了解以及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没有建立良好沟通合作关系是最主要的原因。
实践中,行业协会商会普遍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有着强烈的参与意愿,但由于缺乏资金、资源和专业人才,加上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行业协会商会不同程度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运行规范性差、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导致很多行业协会商会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欠缺,其独立性、专业性、公益性等特质也遭遇质疑。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协会商会也就很难取得政府的信任,从而无法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服务的具体规定不明确,虽然财政部和民政部相继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提出指导意见,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政府购买的实施办法,但关于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大多还只是从宏观上描述,行业协会商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范围缺乏专门界定,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专门针对社会组织,特别是商协会组织可提供的服务以及提供服务的流程、支持措施作出具体规定。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服务。
此外,大部分行业协会商会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缺乏了解也是导致行业协会商会无法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原因。大部分行业协会商会不清楚政府有哪些职能可以由行业协会商会承担,政府也不清楚行业协会商会能承担哪些职能。从而造成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服务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
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公共服务还取决于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之间良好合作关系的实现。目前,大多数政府向行业协会商会购买服务的意愿不强,大部分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之间尚未形成良好、平等的合作关系。大部分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欠缺良好的沟通交流,导致政府对行业协会商会的资源能力缺乏深入了解和信任。这样,行业协会商会参与公共服务供应也就无从谈起。